【环球网综合报道】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军工产业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而且其军事透明度也得到了明显加强,这都显示了中国在军事技术发展方面的自信,中国正在朝着世界一流国防和战略技术强国的目标迈进。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张太铭编写了题为《中国国防经济腾飞》(The Chinese Defense Economy Takes Off)的论文简报集,这份论文集收录了十五篇研究中国军工产业发展的政策简报,对中国军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该论文集对中国国防工业按军用航空、太空、造船、电子信息、火炮和核工业六个产业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军用航空方面,相关研究认为,尽管中国仍在发动机和航空电子方面过度依赖俄罗斯的帮助,但中国国内已具备向中国空军提提供多种飞机平台和技术的能力。空军中第四代飞机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33%,这一数字有望在2015年超过50%。
回想上世纪末,空军的绝大数装备还是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米格-19和米格-21研发的战机。1999年,中国的第四代战机不足100架,且没有精确制导弹药。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众多达到世界二流军用航空国家制造水平的航空系统和平台。
因此,未来有望提升自己在全球军用飞机出口市场的地位。目前,中国军用飞机出口的用户主要局限于巴基斯坦和非洲,未来将可能扩展到南美洲、中亚和东南亚。中国将能利用低成本优势,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进行有力竞争。
在造船能力分析方面,相关研究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内将能够自主建造蓝水海军所需要的所有平台、装备和子系统。中国在建造吨位等方面已经超过西欧、韩国和日本。在技术水平上,将会在2020年达到俄罗斯的水平,在2030年接近美国的水平。